|
【规划】深圳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 首批启动5条 |
【guihua】2017-11-27发表: 深圳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 首批启动5条 深圳新闻网讯11月26日上午,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世界著名花城”暨第27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喷泉广场正式启动,5名学生代表宣读深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,号召大家共同营 深圳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 首批启动5条深圳新闻网讯 11月26日上午,“创建国家森林城市 打造世界著名花城”暨第27届野生动物保护宣传月活动在深圳野生动物园喷泉广场正式启动,5名学生代表宣读深圳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倡议书,号召大家共同营造绿色家园,给动物一个良好的栖息环境,动物“演员”现场为观众送上一场精彩的文化大餐。 该活动由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、深圳市林业局主办,深圳市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处、深圳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、深圳野生动物园联合承办,活动现场展出各种动物标本,并派发各类宣传单张,近500名市民参加了活动。 首批启动5条生态廊道 深圳是“森林之城”“公园之城”,也是“动物之城”。据调查结果显示:深圳有陆域脊椎动物总计498种(含亚种),鸟类最多,其中有5个新物种。深圳有维管植物近2100种,在深圳市域内发现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共有12种。 按照《深圳市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总体规划(2016-2025)》要求,2016年到2025年,深圳市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。首批启动修复凤凰山-羊台山-长陂岭区域绿地与西部滨海生态景观带,塘朗山-梅林山-银湖山区域绿地与北部生态景观带,清林径-坪地区域绿地-松子坑区域绿地与三洲田-马峦山-田头山区域绿地等5条生态廊道。 据专家介绍,深圳市多年来持续推进林相改造,生态基础好,生态廊道基本贯通,但部分存在桥梁、建筑、道路等阻隔。如果利用生态廊道构建城市生态绿色网络,把自然公园、自然保护区、公园绿地和道路绿地等点线面结合起来,将为珍稀植物和野生动物的迁徙、栖息及保护提供有力保障。专家建议,在建设过程中,要依托山体、水库、河流和海岸带等自然区域,连通森林、湿地等生态区域,宽度要满足本地区关键物种迁徙的需要。同时,要注重保护和选用留鸟、引鸟树种植物以及其他有利于增加生物多样性的乡土植物,保护各种野生动植物,营造良好的野生动物生活、栖息自然生境。 深圳野生动物园免费送出万张儿童门票 目前,深圳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工作已进入攻坚期,森林质量精准提升、绿色福利空间建设、绿色生态水网、生物多样性保育、特色主题公园建设、全民自然教育建设等重点工程正稳步推进中。随着各项生态工程的陆续完工,大尺度、高品质绿色空间的联通和完善,深圳的动物将越来越幸福。从10月起,深圳市林业局联合野生动物保护部门、森林公安等单位,通过明察暗访、专项行动等方式,严厉打击各类破坏森林和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,并开展各类宣传活动提高群众保护动物意识,鼓励群众检举揭发盗猎、贩卖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。 据活动主办方介绍,未来一年,深圳将开展一系列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宣传活动,提升公众对“创森”工作的知晓率和支持率。昨日活动的重头戏是深圳野生动物园现场免费送出10000张儿童门票,市民只要关注美丽深圳、深圳野生动物园的微信公众号和深圳城管头条号、深圳市城市管理局官方微博等,转发主题内容给10个好友就自动获得一张免费儿童门票。(记者 伊宵鸿 通讯员 周莉 宫婷 制图 薛昕锐) 2016年到2025年深圳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 1 廊道功能 形成与东莞建设用地的隔离屏障, 防止城市建设用地形成连绵状。 分布区域 北部与东莞交界处 2 廊道功能 保护滨海生态资源和环境,兼顾休闲生活。 分布区域 宝安、南山和福田沿海 3 廊道功能 保护滨海生态资源和环境,盐田段兼顾生态保护与休闲生活,大鹏段以生态保护为主。 分布区域 盐田和大鹏两区的滨海地带 4 廊道功能 连接凤凰山-羊台山-长陂岭区域绿地与西部滨海生态景观带,串联城市公共空间,形成景观通廊。 分布区域 沿大沙河 5 廊道功能 连接塘朗山-梅林山-银湖山区域绿地与北部生态景观带,串联城市公共空间,形成景观通廊。 分布区域 沿观澜河-油松河-牛咀水 6 廊道功能 沿广深高速,形成观澜与龙华城市组团之间的隔离屏障,连接光明-观澜区域绿地与平湖东区域绿地,构建中小型生物迁徙通道。 分布区域 观澜与龙华之间 7 廊道功能 形成罗湖与布吉城市组团之间的隔离屏障,同时连接塘朗山-梅林山-银湖山区域绿地与梧桐山-布心山区域绿地,构建中小型生物迁徙通道。 分布区域 罗湖与布吉之间 8 廊道功能 连接清林径-坪地区域绿地-松子坑区域绿地与三洲田-马峦山-田头山区域绿地,构建大中型生物迁徙通道。 分布区域 龙岗内 9 廊道功能 连接清林径-坪地区域绿地-松子坑区域绿地与三洲田-马峦山-田头山区域绿地,构建中小型生物迁徙通道,同时串联城市公共空间,形成景观通廊。 分布区域 沿坪山河 10 廊道功能 连接白石塘森林公园与松子坑森林公园,构建大中型生物迁徙通道。 分布区域 白石塘森林公园与松子坑森林公园之间 11 廊道功能 连接清林径-坪地区域绿地-松子坑区域绿地与三洲田-马峦山-田头山区域绿地,构建中小型生物迁徙通道。 分布区域 坪山、坑梓 规划guihua相关"深圳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 首批启动5条"就介绍到这里,如果对于规划这方面有更多兴趣请多方了解,谢谢对规划guihua的支持,对于深圳规划修复或新建11条生态廊道 首批启动5条有建议可以及时向我们反馈。 (【guihua】更新:2017/11/27 17:18:57)
![]() |